两美元激光(两美元的)
本文目录一览:
激光雷达,向成本屈服的一年
年当时的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说,华为在武汉有一个光电技术研究中心,总计有1万多人研发激光雷达技术,目标是短期内迅速开发出100线的激光雷达。未来计划将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甚至是100美元。
激光雷达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的优势,同时具有建立周边3D模型的前景,然而其劣势在于对静止物体如隔离带的探测较弱且目前技术落地成本高昂。激光雷达龙头公司Velodyne的64线产品供应价格高达8万美元,相对便宜的32线和16线激光雷达的价格也分别3万美元与8,000美元,价格是激光雷达普及的最大障碍。
目前,业内的主流看法是,LL2级自动驾驶可以不用激光雷达,而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是否需要激光雷达尚存分歧,争议点正是激光雷达高企的成本。
激光武器的研发历史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上述这些都只是幻想而已。自从1960年激光诞生以后,用“光”来作为武器就真正变成了现实。激光为什么能作为武器呢?这要从它的特性上来找原因。激光的主要特点是方向性好、亮度极高、相干性高、单色性好。激光武器正是利用了激光的方向性好、亮度极高这两个特点。
鉴于激光武器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美、俄、以色列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都投入了巨额资金,制定了宏大计划,组织了庞大的科技队伍,开发激光武器。至90年代初,仅美国政府对激光武器的研究投资就达90亿美元。80年代中后期,苏联和英国的军舰或陆上已有实验性战术激光武器装备,美、法、德等国也作了大量试验。
美国海军在70年代初就开始探索舰载高能激光武器的研发。1997年,他们开发了MIRACL中波红外高级化学激光武器,其核心是DF氟化氘化学激光器,功率达到220万瓦,配合“海石”8米口径光束定向仪。MIRACL在1987年至1989年间进行了白沙激光试验,包括击落2马赫的“旺达尔人”导弹的测试。
激光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科学家们开始利用原子反应堆构建出了最早的激光器。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泰德·梅曼发明了第一个由激发物质构成的激光器——宝石激光器,从此开创了激光技术的新时代。之后的几十年里,激光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低能激光武器低能激光武器的基本特点
低能激光武器又叫激光轻武器或单兵激光武器。其特点是激光能量较低,是属于小型激光武器。它主要用于对付单个的敌人,可使对方眼睛失明、丧失战斗力直至死亡;同时也可使对方的激光测距仪及各种夜视仪的光敏元件受损或失灵。当前的低能激光武器主要包括激光枪、激光手枪、激光致盲武器等。
反应时间短、照射速度快、命中精度高。使用火炮、导弹拦截飞机、导弹等高速机动的空中目标时,必须有几分乃至十几分钟的预警时间和十几乃至数十秒钟的反应时间,在许多情况下,因反应时间太短,目标来袭速度太快,而无法抗击和拦截。
激光武器根据作战性能主要分为低能和高能两类。低能激光武器,如激光干扰与致盲装备,使用中、小功率器件,技术相对简单,已被部分部队装备。它们能够干扰和破坏导引头、跟踪器等电子设备,甚至对人眼造成伤害,起到战场扰乱和压制的作用。各国正积极研发此类激光器,以保护高价值军事目标,如保护重要飞机。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